• 浪潮服务器中标阿里5万台服务器

    发布日期:2017-10-18

    业内又传来大新闻,在最近一次的阿里采购中,浪潮中标5万台服务器。这个单子不算小。

    好吧,这种新闻看多了,不足为奇。奇怪的是,这种新闻出来之后,总听到传说,这种单子不赚钱,浪潮是赔钱赚吆喝。那么,按照这种逻辑推理,如果从2010年算起,浪潮在互联网行业“赔了”5年钱之后,最终占到了互联网行业半壁江山?

    浪潮会做这种傻事吗?估计孙丕恕绝对摇头说NO。

    1谁说不赚钱 

    要说不赚钱,浪潮绝对不同意,因为没人愿意做赔本生意。

    尽管业内传说,互联网行业的确采购量大,但不赚钱。所以很多服务器厂商进去了,做了一两年,看行情不好,又退出去了,所以这个市场逐渐被浪潮占领。它们没必要为了冲量或者损害净利润。

   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,浪潮集团副总裁王虹莉并不赞同这个说法。她认为,赚钱不赚钱主要看长期的合作,而不是短期的;当然还要分项目、分产品、分具体的情况,不能逐一而论。

    早在2010年,浪潮下决心进入互联网行业,赌的是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,销售增长快。当时也有考虑,这个市场价格透明,竞争激烈,怎么又能冲量又能获利?

    那一年,浪潮率先开发了Rack这种产品。随后几年,进入天蝎项目组,参与标准制定,并深度定制产品。

    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浪潮先凭着低价杀入市场,以品质和服务黏住用户,在逐步获取利益。这很像互联网的做法——重要的是先获取市场。

    截止到2015年1月,浪潮共销售5万个SmartRack的节点,并覆盖BAT3大用户。

    从当前战略来说,浪潮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、争取成为世界前三。在这个目标之下,集团会投资诸多力量支持发展互联网行业。因为在这个行业已经有了基础,别人再抢就不容易。

    如果说只是赚吆喝,浪潮这几年的财报的销售额和利润从何而来?更何况,浪潮肯不计成本的投入4年时间吗?

    同样,阿里们也一定会让供应商赚钱。如果不让供应商赚钱,它只是按照低价采购服务器,定制化、评测、服务、供应链的整合都能搞定吗?培养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才是最重要的。

    所以,浪潮一定会赚钱,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,这个很难评估。或者说,对这个问题感兴趣,直接看财报好了,那个最详细。

    2 不仅仅有小实力

    那么,浪潮凭什么获得市场,而且越来越猛?

    这里面离不开天蝎项目,以及浪潮的核心产品SmartRack。

    浪潮在2010年研发的SmartRack为以后加入天蝎计划奠定了基础。之后,在天蝎项目组,浪潮开始深度定制。在定制的过程中,至少有几个指标绕不过去。

    对客户的理解程度。这决定了定制的深浅以及产品的客户满意度。

    对未来趋势的把握。和客户一同面对未来,什么是好的整机柜产品,颗粒度应该多大?怎么做到XXascomputer?能否跟上形式,以及有一个准确的判断?

    快速反应能力和供货能力。这考验的是浪潮制造的水平和信息化的水平,比如柔性生产线的能力,及时供货的能力等。

    对产品的品质要求,如研发、生产、测试、安装、调配等整个过程中的工程能力。

    浪潮有业界唯一面向整机柜服务器的治具测试平台,还有柔性生产线。有几个数字可以看一下浪潮的实力。

    比如,试验证部门可保障每年20~30余款新产品的开发工作,维护50~60余款产品的量产测试工作。SmartRack已经研发到5.0产品,平均生产周期约为4周,单日产能超过700节点,单月产能超过15000节点,日交付数量超过5000节点。

    这些数字都是实打实,靠这几年经验磨练出来的。并且,这些数字其他厂商很难超越。

    3 未来怎么样?

    当前,浪潮已经覆盖了BAT3这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,是为数不多全部覆盖的服务器厂商。除了做深这些互联网行业之外,这两年开始进入搜狐、网易、央视、当当、乐视网、1号店等网络平台。

    估计以浪潮在互联网行业的优势看,一定会坚持“定制化”的策略,深度与这些厂商合作。

    与阿里的深度合作是其中的表现之一。比如,曾经和百度创造了整机柜服务器单日部署5000台节点的纪录,并与百度在深度学习的协处理器、在自然风冷的高温高腐蚀、大数据冷存储等产品中深度定制合作,占据百度40%的份额;也是2015年腾讯唯一新增的服务器供应商。

    在传统行业,如今大热的“互联网+”会带动传统行业注重IT建设,金融、电信、政府等优势部门会加大力度投资,这也是浪潮下一个着力点。

    除了国内市场,别忘了国际市场。现在都说“走出去”,已经有IT厂商布局海外,比如360在美国开始业务部署,浪潮也随之进入海外市场。

    当然,按照节奏,浪潮已在北美地区设立研发基地,为拓展业务打下基础。毕竟,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北美。

    这里谈到的是浪潮对市场的开拓战略,并没有提及浪潮现在的产品线路线。估计暂时也不会有巨大的改变:深度定制。

    那么,再回到本文的命题:浪潮拿下5万台大单,究竟赚钱还是不赚钱呢?这以后会怎么样呢,想必有了答案。